文学馆 > 宋映安江圣凌 > 第331章 请夫子

第331章 请夫子


众人渐渐散去,宋映安这才带上了几个人,顺带带上宋阳言一同去了镇上,这夫子合不合格,也是要看孩子喜不喜欢,若孩子不喜欢,这课啊,大半也是根本就听不进去的,而且有些时候还可能起到反作用,不过,宋映安心里已经有了不少的想法,只等着慢慢的实施了。

        到镇上之后,宋映安便贴出了高价聘请夫子的告示,许多人看到告示都纷纷围上前来,看到高价,大家都有些跃跃欲试,特别是一些自认为学识不凡的读书人,那简直觉得这根本就是为自己而量身定做的。

        既然要选好的,待遇又这么好,宋映安自然要亲自面试,宋阳言坐在一旁“把关”,时不时在旁边说道,“姐姐,我看这个夫子一看就老了,肯定只会凶人呢。”

        宋映安笑笑没说话,而是一本正经的问啊他们教学方案之类的问题,选出几个思想有些新颖的夫子,问宋阳言,“那这几个呢,你可还觉得满意?”

        宋阳言仔细的看着几人,一副颇为赞赏的表情点了点头,“这几个夫子看起来和蔼可亲,我甚是喜欢。”

        看着宋阳言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宋映安不由得笑了,转过头来同几人讲道,“既然如此,还请大家用几分钟的时间备课,随后即兴为这孩子上堂课如何?若孩子满意则没有什么问题了。”

        “好!”其中自然也有不瞒被一个小丫头指挥的人,但是看着那出得好待遇也忍了下来。

        如此,宋阳言被迫坐在下面听几个夫子讲着一模一样的课,但是有些夫子讲得倒是有趣,他竟没有平日里上课昏昏欲睡的感觉。

        几人讲毕,宋映安再次问宋阳言,“言儿,你觉得这几个夫子讲的如何?哪个让你更喜欢些?”

        宋阳言思索了一番才认真的说道,“姐姐,我觉得这几个讲的都挺好的,有的我听着也不觉得犯困,有些讲的很是细致,就算此前不知道也能听得明白。”

        孩子充满童真的话语最是贴切,也看得更为仔细,这老师怎么才算的好?也要看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老师的相互配合。

        宋映安也觉得这几个夫子都还可以,反正她打算教多几门学科,干脆请多几个夫子吧,而且可以让孩子们都适应适应这几个夫子,她也弄个实习期,试一下再看如何再做决定。

        这样想着,宋映安便暗自点头,说道,“既然这样,我们都请回去吧,请回去再细细观察。”

        “都请回去?”宋阳言不由得有些惊讶,他原本还觉得这有几个夫子很好,正不知道选哪一个,没想到他姐姐竟然都要请,虽然他心中欢喜,但是也有些担心,“姐姐,这么多的夫子,要好多钱呢。”

        摸了摸宋阳言的脑袋,宋映安微微一笑,“这些姐姐操心就好了,最重要是你要好好念书,要不然姐姐费的这许多心思可就浪费了。”

        姐姐近来的辛苦宋阳言都默默的看在眼里,他常常看到姐姐坐在桌子边就睡着了,有时候甚至连饭都没吃,而且近来爹娘也都四处奔忙,他都知道是他们是为了他在建学堂呢,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他坚定的说道,“姐姐,我以后一定会用心念书,一定不让姐姐和爹娘失望的,姐姐的辛苦我都记着呢。”

        “那倒不用那么大的压力,你只要尽力而为就好了,不管怎么样,姐姐希望你都能够开开心心的。"宋映安深知学习靠悟性,逼迫太过反而适得其反,再说宋阳言的懂事她都看在眼里,以前在宋家的时候她没能力对家人好,如今有能力了,自然希望自己在乎的家人都能平安开心就好了。

        再和几个夫子谈了一下薪酬方面的事情后,宋映安便请了马车带他们回了村里。

        这几个都是镇上比较有名的夫子,宋映安另还找了几个较为年轻的,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后面与自己沟通应该也更能理解她说的新理念。

        听得宋映安到镇上请了好多夫子回来,大家都纷纷到村口来围观,要知道,他们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呢,每个人手里都抱了几个鸡蛋,想着送给夫子,以后也好让夫子多照顾些自己的孩子。

        刚到村口,便有一群人上前,围得村口那是水泄不通,马车根本就动弹不得,宋映安只好下了车。

        看到每个人手里的鸡蛋,宋映安大抵明白了他们的心思,便大声说道,“乡亲们,大家都回去吧,把你们的鸡蛋也都带回去,夫子们都是有工钱上课的,不能私下拿你们的东西,而且所有的学生夫子绝对会一视同仁的,大家放心吧。”

        一番劝说之下,村民们才颇为不舍的散开了,因为他们如今都相信宋映安绝对会说到做到,所以也都不担心了,还想着回家给自己的孩子置办些上学需要的东西呢。

        学堂建好之后,宋映安也并不着急马上安排让孩子们进学堂上课,只是安排了夫子们的食宿,然后在学堂外贴了告示,让大家看到了的回去都互相转告,三日后开学。

        这三日,也给宋映安找人负责孩子们的食宿腾出了时间,再则,她也要琢磨一下如何让夫子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教授孩子们知识。

        自古有句话,脱贫先脱愚,宋映安当然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这也是她这么用心想要在村里建学堂的原因,从小孩子抓起,传授给他们新的知识,才能改变新一代年轻人的想法,以后的路自然就会好走许多。

        看着书架子上的书,宋映安静静的回想着现代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将现代好的教学方式融入到这边来才是她现在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经过思索了半天之后,宋映安先大体将几门功课分成几个科目,然后再根据招来的几个夫子的学识偏重安排每个人要教授的科目,这样一来,该学哪些知识也就清晰许多了。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0/295/700367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