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七零女太医的开挂人生 > 第65章 脑络损伤

第65章 脑络损伤


曲小若朝他嘟嚷一句:“真是个无赖。”

        无赖朝她一笑:“当个无赖也挺好。

        曲小若这下是无语了。

        人多力量大,这次村里组织这么多大人小孩去捉土鳖虫,还捉了挺多的。

        这次要是没有郁锦尘的帮忙,曲小若得忙活到凌晨两三点都不一定能忙得完。

        这么多的土鳖虫,除了给鲁明的,还可以存好些在药罐子里,以待后用。

        深夜十一点,隔壁的夫妻俩带着孩子睡下了。

        曲桃儿没熬过这么晚睡觉,只得回了屋。

        这时土鳖虫已被烘焙得差不多了,郁锦尘正在帮着收尾,曲小若则把焙好的土鳖虫一部分直接装瓶,一部分拿来磨粉给鲁明。

        再过了一会,活儿做完,郁锦尘一步三回头的出了门,回了知青所。

        炕上,曲小若灭了马灯,刚闭上眼睛,桃儿凑到她耳边说:“三姐,郁哥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喜欢他啊!我可喜欢他当我三姐夫了。”

        曲小若不耐:“去去去,别多想,我不会让他当你三姐夫的。”

        曲桃儿有点急:“三姐,你说如果你错过了郁哥,你以后还能碰着像他这样好的人吗?”

        曲小若:“碰不着的话,三姐我就一辈子不嫁,当个老姑娘。”

        曲桃儿扁扁嘴:“当老姑娘可不好受了,整天被人戳脊梁骨,说三道四的。”

        曲小若:“去给人家当牛做马就好吗?”

        曲桃儿:“那得看人,像郁哥这样的人,就不会把你当牛做马的。”

        曲小若:“看你小小年纪,懂得还挺多的。”

        曲桃儿:“那可不,我们村里也有几个姑娘嫁得挺好的。”

        曲小若沉默了,她很清楚郁锦尘的人品。

        郁锦尘不是那种会欺负媳妇的人,如果嫁给他,他一定会把她捧到手心里。

        可她终究与他没有这个缘份,她也没这个福份。

        难免的心情非常压抑,想着这一晚上与郁锦尘的相处,他样样俱到,对她无微不至。

        想着想着,她的唇角不经意间又浮起笑容。

        一夜劳累,不一会她便陷入梦乡,梦里边,尽是郁锦尘的影子。

        次日一早,曲小若醒来时,隔壁的一家三口已经醒了,她去看了孩子,孩子身上的疹子都退了。

        夫妻俩千恩万谢,他们村的大夫都说这孩子的情况非常严重,用了好些药都退不下烧来,结果就给曲小若弄点药粉,再熬点药汤就治好了。

        曲小若让桃儿烙了几张馍出来,给夫妻俩吃了,又给孩子煮了点面。

        由于孩子出疹子,不宜吃鸡蛋,只能清淡饮食,家里也没有猪肉什么的,好在有一般人不舍得吃的猪油。

        搁了猪油的面条格外香,孩子吃得很好。

        吃过后,孩子爸问曲小若要收多少诊费,曲小若自然是不肯收的,于是孩子爸就拿了两张粮票和五块钱出来要塞给曲小若,曲小若最终把粮票和钱都塞回给孩子妈了。

        待到夫妻俩抱着孩子离开,曲小若松下一口气来,她把昨晚弄好的土鳖虫粉拿了去了鲁家,让陶秋芸把这土鳖粉按她说的服用方法弄给鲁明吃,而后扛着锄头带着桃儿去了地里。

        过了一日,那带孩子来看病的孩子爸提着一挂腊肉上了门,说是治好了他闺女,一定要感谢,说完就跑了。

        曲小若和桃儿吃了好几天的腊肉,当然也送了点给吴月桂和鲁明。

        本来还想送点给简向红的,但见简向红不搭理自己,完全翻脸的模样,想想就算了。

        为一个男人把关系弄成这样,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再说她教了简向红那么多的中医药知识,也算是报答了简向红为她当赤脚大夫一事尽力。

        一晃眼两个月过去,秋日渐临,晚上也有了些寒气。

        这两个月曲小若下地干农活的机会越来越少,因为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基本每天都有诊客上门来找她医病。

        由于政策,再加上乡亲们都穷,曲小若不收受诊金,不过来看诊的诊客,都会自觉地带点家里的粮食或是副食品过来,因此曲小若屋里没再少过吃的,像肉和鸡蛋,还有米面,都不需要额外去买。

        村里的小孩子最喜欢到她家来玩了,因为她总是会把饼干和糖果分发给村里的孩子们吃。

        村里的老弱病残,她也会经常去送些诊客拿来的粮食和肉蛋。

        村里人因为她都得到了恩惠,自然都对她特别好。那章绣娥时不时地也想来占点便宜,可还没等章绣娥到门前,就会被人给堵回去。

        这日又是这般。

        章绣娥瞅着诊客刚走,曲小若屋里一定又来了东西,于是又想过去,却被几个老婆婆和几个孩子给缠住了。

        这几位老婆婆都七八十岁了,没法下地干活,平时都在家呆着,自从受着曲小若的恩惠,就没事到这边来转转。

        都是一个村里的人,章绣娥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们可清楚了,所以每当她们见到章绣娥,就会过来把章绣娥给挡回去。

        这一回也不例外,几位老婆婆把章绣娥挡着,几个孩子缠住了章绣娥的腿。

        章绣娥被气得没法,大哭了起来:“我家那个没良心的老大啊!他老娘还没死呢!结果自己就先走了,留下四个闺女给我养着。都说养儿防老呢!结果还得我来给儿养闺女。闺女大了,一个顶一个没良心,自己搬出去住着,有了东西宁可好事别人也不孝敬自己奶奶。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呢?啊啊啊……”

        、

        几位老婆婆只耐心地听她唱着,等她唱得没了个声,一位老婆婆才取笑起她来:“你就得了吧!你还养你家老大的四个闺女?你家老大的四个闺女合着都给你算计,给你当奴隶来着。就桃儿你还抢她的粮食吃。”

        另个老婆婆鄙视了章绣娥一眼:“就是啊!自从老大两口子死了后,他们的四个闺女就尽遭你欺负了。要说全村谁最狠,也就是你章绣娥了。”

        以前她们这些人只在背地里说章绣娥的坏话,可如今,合着有一个人把话挑明了说,就都有胆子说了。

        章绣娥气得脸色铁青,一跺脚,骂了她们一句“老不死”的后,就转身灰溜溜地走了。

        一位老婆婆朝着章绣娥的背影指着骂道:“你还好意思骂我们,我看全村人最想咒‘老不死’的那个人就是你章绣娥。”

        正在这时,一辆汽车按着喇叭轰轰地朝她们开了过来,孩子们率先闪到了两边去,几位老婆婆也慢慢地挪着脚往两旁走。

        “肯定是来找小若的。”

        “我记得,这是县里的车呢!”

        老婆婆们没说错,正是县里的李主任带着他的儿子来找曲小若看病了。

        李主任一进曲小若的家门就介绍上了:“小若啊!这是我儿子李恺,今年才十四岁。他一个月前骑自行车时被汽车给撞了,当时是头着地,脑门上缝了十几针,在县医院照片子说脑子里面的骨头没问题,可后来他一吃东西就要吐,本来性子还挺温和的,但自撞到脑子后脾性就很坏,十天前我还带他去了省城医院看专家,结果也没看出个什么问题来,吃了一大堆的药,情况没有一丁点改善。”

        曲小若把李主任带到隔壁的诊室,让李恺坐在桌子前坐下。

        由于近期诊客过多,鲁方田给她支了一张桌子来,好方便她看诊。

        曲小若一边看着李恺头上的伤,一边摸他的脉,不一会就有了结果:“他双关弦硬,这是无形的气机上逆,属于脑络损伤的后遗症。”

        李主任:“脑络损伤?”

        曲小若:“西医的说法就是脑震荡。”

        李主任:“那能治好吗?”

        曲小若提笔在纸上写道:煅赭石三两煎汤,连喝两日。

        她写完后把药方递给李主任,“这方子上的药材我这里没有,你自己去想办法买。吃过两日后再来找我。”

        李主任收起药方:“我去药材公司买。”

        曲小若看着门前的一袋子白面和两挂猪肉,还有一网袋副食品,“李主任,东西拿回去吧!我这儿瞧病不能收钱。”

        李主任:“这不是钱啊!是我的一点心意。”

        曲小若:“若说心意,也得等我把你儿子的病治好了再说。“

        李主任笑道:“要是治好了,我定还会送重礼来。”说罢拉着儿子上了车,车门一关,吩咐司机发动车辆离开。

        这阵势,是生怕曲小若要把东西退回去似的。

        曲小若看着李主任送的东西,又看着外边的孩子和老婆婆们,想着刚好拿这两挂猪肉给他们增加些营养。可人太多,只有简单一些弄肉包子比较好,于是招呼他们晚上都到她家里来吃白面猪肉包子。

        曲桃儿去上工了,几位老婆婆在她家帮着忙。

        老婆婆们还把家里自留地种的白菜和萝卜,还有酸菜都拿了过来,掺着猪肉,做了好几种馅料的包子。

        待到白面猪肉包子起锅,曲小若分装了些肉包子,一份送去给吴月桂,一份送去给鲁明。另外还有村里两个怀了孩子的也各送了几个。再顺便把村里其他几个孩子都叫了过来吃。

        等到曲桃儿下工回来时,看着家里一屋的孩子们,场面欢庆得很,满屋都充斥着肉包子的香味。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40626/40626637/66484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