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天赐良配 > 310章 举荐楚谟

310章 举荐楚谟


“父皇,宜快不宜迟,总不能为了小小的盗匪,调集大军吧。”楚昭业又说了一句,“英州那边,有去年以来新招募的士兵,人数大概有三万左右,这么多官兵,还怕踏不平匪徒老巢?”

        “父皇,儿臣以为,若要一举成功,得选一个熟悉山地行军打仗的将领。”

        “太子殿下不会是要调周伯坚周将军来打吧?”

        武德将军周伯坚,生平几场大胜,都是在山林中取得的。所以,在大楚将领中,若说山林作战,首推周将军。

        “周将军驻扎伏虎山,怎可轻动?”

        “那儿臣还是举荐李敬试试吧。”楚昭业淡淡说了一句。

        元帝看了两个儿子一眼,朝廷政事,这两个儿子还在有私心?

        “李敬做不了主将,一是因为他常年驻扎京郊,不熟悉山林;二是他未曾独自带兵作战,只怕有失。英州当地的守军都败了。”

        “太子殿下太为李敬过谦了,他若没有能力,太子为何提拔他做京郊西营副将,让他去英州带领新兵呢?”

        “李敬为人稳重,在西营任职多年,他的升迁,自有军中定例,三弟问我,我还真不知道为何了。待我回去问问吧?三弟若知道,也可告知我一声。”

        “太子殿下玩笑了,臣弟怎么会知道呢。”楚昭业收了声,他只是想提醒元帝,太子正在京郊四营中安插人,这个目的达到了,别的就不用多说了。

        “父皇,儿臣觉得可调玉阳关颜烈回来。”

        “大楚就颜家人能打仗?”

        “那三弟觉得,济安伯行吗?”

        元帝只觉怒火更盛,抓着御案的手,手筋都暴了出来,“够了,还有什么人选?”他终于按耐不住怒火,将茶碗重重一放,说道。

        “父皇息怒!”

        “圣上息怒!”

        元帝发了火,楚昭恒和楚昭业都站不住了,跪了下来,大臣们也连忙跪下,请求帝王息怒。

        “息怒?哼,几千灾民聚集成匪,这匪徒还将两地官兵给打败了!你们两个,在争什么?朕还活着呢!”元帝狠狠将茶碗砸到了地上。

        楚昭恒和楚昭业连忙磕头,不敢再说。

        元帝吸了口气,将这股怒气压回去。太子在京郊安插人他知道,三儿子也在安插人,他也知道。只是,他不能完全压制。底下的大臣们在选边站,他不能将这些对自己不够忠心的人,全给杀了。

        可是,此时正在说剿匪,这两人还不知大局为重?

        叶辅国这时抬头大声道,“圣上,臣举荐一人。”

        “何人?”

        “镇南王世子楚谟。”叶辅国说道,“楚世子在南边与南诏作战,勇猛善战,而南边多山林,楚世子能获胜,必定善于山林作战。再来楚世子人就在京城,只需让他赶赴英州带兵即可。”

        “臣附议!”

        “楚世子可带兵!”

        其余几位大臣听了叶辅国的建议,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人选。

        楚昭恒皱了皱眉头,一时却没想出合适的反对理由。

        楚昭业却是暗中一笑,终于,有人说了他心中想说的人了。

        这个人选,楚昭恒不会说,他不能说,一定要这些大臣们来说才行。

        他看太子嘴巴一动,附和道,“儿臣也觉得致远可以胜任,不过,一切请父皇定夺。”

        元帝将京中能派的将领想了想,楚谟确实合适。一来他善战有谋,二来他也的确是带兵山林作战过。

        剿匪说来简单,但若不速战速决,也是要消耗钱粮的,再说,如今南北战事刚歇,国内万一有其他歹徒呼应,岂不是多生事端?

        “康保,去传楚谟来吧。”

        众人听了这话,知道皇帝也是同意这个人选了,暗自吁了口气。

        楚昭恒本想趁机让颜烈回京,可是元帝立即否定了,他也没有比颜烈更好的人选。

        这举荐的人得能服众,还得有打赢的把握。

        若是让李敬带兵,只怕打败战还算了,就怕连命也丢了。

        他现在就后悔,自己在太子位上,尸位素餐这些年,若是早早安排,何至于一时无人?

        右相提了楚谟后,楚昭业立即附议了,难道他一心要楚谟去打这仗?

        楚谟来得很快,很快就到了勤政阁。

        元帝告诉他颍州匪患后,楚谟请命道,“小小盗匪竟敢如此猖獗,当朝廷治不了他们吗?皇伯父,您给我五千兵马,我去荡平他老窝。”

        “哈哈,好!好气势!”元帝终于高兴了,“大楚将军,就得有你这气势!”

        “英州那边有三万士兵,颍州和英州守军也有几千,这些人都随你调动。朕只要你做到一条:速战速决。”

        “是!臣遵旨!”楚谟很干脆地磕头领旨,一句废话都没有。

        楚昭业看他如此,暗赞了一句识时务。

        楚谟也的确是识时务,来时就听说了勤政阁里,为了让谁领兵剿匪,吵得不可开交。右相推荐了自己,元帝立刻就传自己进宫了。

        他倒是不想离京,在京城,时不时去颜府见见颜宁,多好啊。

        领军打仗,还是在那种深山老林中,天热蚊子咬,天冷寒风吹,多受罪。

        可是,都问到自己头上了,与其等着被元帝任命,还不如主动请战。

        定下了领军将领,其他事情就容易了。楚谟人都不用带,只要拿着圣旨,快马赶赴英州,直接在当地点兵即可,粮草等物都可当地调用,倒也便宜。

        “父皇,那招安的人选?”楚昭业又提了一个问题。

        “有致远在,招安人选何必再议,不如让致远一肩挑了吧?”楚昭恒当然不会再让楚昭业提人,免得给楚谟多加掣肘。

        楚谟对元帝说,“皇伯父,若空口白话,臣觉得招安有点难。不如先让臣带兵去给那些盗匪一些教训,然后再看招安之事?”

        “恩,你所言有理。这样吧,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既然你管了剿匪的事,如太子所说的,招安之事也由你定吧。”

        “臣遵旨!”楚谟又大声领了旨。

        大事说完了,元帝想起身,却感觉一阵眩晕。(未完待续。)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85/85374/47799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