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快穿:欧皇能签到后 > 第 226章 这顶帽子真绿49

第 226章 这顶帽子真绿49


第  226章  这顶帽子真绿49
马车缓缓前行,在宫里的梁帝已经知道了元熙要给他送礼。
还是一长串的车队。
“这个小兔崽子属貔貅的,在朕这是只进不出,除了逢年过节随大流送的那些不花钱自己画的字画。”
“朕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想不出来这混小子能送什么东西。总不会是一车的字画吧?”
李公公笑道:“陛下多虑了,听说王爷带来的都是易碎品,一路上走的那叫一个小心翼翼。”
梁帝还真有点好奇,都没什心情改奏折,在御书房等着元熙过来。
李公公看着陛下期待感满满的样子,只能希望待会儿王爷能靠谱点,要不然怕是要挨骂咯。
念着元熙给他送的药,李公公决定给梁帝提前打个预防针,免得期待过大,到时候失望也越大。
“易碎的,奴才只能想到瓷器,王爷送的莫不是瓷器。”
“他送瓷器给朕作甚,宫里还差他那点瓷器。”
“奴才只是胡乱猜测,做不得数。”
梁帝却觉的很有道理。
那么大一批易碎品,除了瓷器还能有什么?
梁帝目光扫过独座上的黄色琉璃花瓶,没有把它列入参考选项中。
在御书房四处看了看,果然还是瓷器最有可能。
“这混小子好好的给朕送瓷器做什么?”
“可能是王爷从哪儿得了新奇玩意,特地给陛下送来解解闷,王爷这是孝顺您呢。”
梁帝好笑的指了指李公公,“这混小子是一瓶药就把你收买了,尽给他说好话。”
李公公看出来梁帝没生气,是在跟他开玩笑,叫屈道:“哎呦喂,陛下,您这可就冤枉老奴了,老奴说的可都是实话。”
梁帝没理会故作委屈的李公公,问道:“效果怎么样?”
“效果是相当好,奴才吃了几天,腿脚好了,不酸不疼,宁御医看了老奴的情况,就想找老奴匀一颗药研究研究。这老奴哪舍得给啊,宁御医硬是抢了过去,每颗药刮了一点粉末,给老奴心疼的,这两天都睡不好觉。”
李公公这是真的有点委屈了,要不是跟宁御医关系好,他早就找人给宁御医穿小鞋了。
“哈哈哈哈,宁御医是个医痴,你这是羊入虎口。”
梁帝主仆二人在御书房愉快的聊天。
另一边,元熙还在带人去见梁帝的路上。
宫道的路面是由汉白玉铺成的,在工匠的精心建造下,缝隙微不可见,宛若一个整体。
比外面的道路,平坦程度上了一个台阶。
马车在上面行走,没有任何颠簸。
元熙没有坐车,走在最前面,身后是小喜子和双喜,身边则是张统领。
“张统领也要去见父皇?”
“请王爷见谅,下官职责所在。”
元熙看他的视线往后看去,知道他还在对没有检查箱子里的东西耿耿于怀。
反正也快到御书房了,元熙也不介意提前跟他透露,“马车上都是琉璃器具,易碎,本王也不是故意为难张统领。”
张统领听到琉璃器具几个字,冷汗都流了下来,有点不敢相信,定亲王哪来的这么多琉璃,但是想想定亲王也没必要骗自己。
此刻,张统领有点后悔为什么要让手下接手这个烫手山芋,谁知道从定亲王府运到宫里,路上有没有被打碎。
现在好了,等会儿要是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是碎的,到底算谁的问题?他该不该负责任?
可他负不起这个责任啊,哪怕碎了一个,他都要倾家荡产。
张统领苦笑,“王爷,是下官莽撞了,这,那个,……”
“张统领有话但说无妨。”
“王爷,这要是出现碎裂的琉璃,那……”
元熙还以为他是有什么事,原来是担心自己找他赔偿。
“没事,从王府一路运过来,出现些许碎裂的情况,都是正常损耗,张统领不用担心。”
“多谢王爷体恤。”
不用他负责就好。
呜呜呜,是他错怪定亲王了,定亲王是个好人。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元熙收到了一张来自张统领发放的好人卡。
来到勤政殿的大门口,元熙就让门口的小太监去叫人一起把箱子搬进去。
他一溜烟的进了御书房,去找梁帝。
留下张统领胆战心惊的主持现场。
“慢点,慢点。”
“动作轻点,再轻点,慢慢走。”
“说你呢,憨批,动作再轻点。”
箱子被一个个的卸下,放在勤政殿的院子里,整齐摆开。
御书房,元熙推门而入,“父皇,看我给你送了什么好东西过来。”
梁帝正拿着奏折装模作样,哪怕心里好奇的要死,面上也端的住。
“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父皇不想要,我让人全送到凤仪宫还有东宫去了。”
元熙可不惯着他,扭头就走。
“行了,回来。气性怎么这么大,朕不就说了你一句。”
元熙笑嘻嘻的回头,“父皇到底要不要?不要的话,我真让人送去凤仪宫了。”
梁帝奏折一拍,站起身,“要,怎么不要?你个混小子从朕的私库里敲走了多少宝贝,朕难得见到回头钱。”
梁帝数落了元熙两句,来到元熙面前。
“不会又是你自己画的字画吧?朕生辰你送字画,太后寿宴你送字画,皇后千秋宴你也送字画,太子和你的几个兄弟姐妹有什么喜事你还是送字画。”
梁帝的嫌弃溢于言表。
元熙理直气壮的说:“送字画怎么了,我的字画可都是传世之作。”
对于这个儿子的不要脸,梁帝已经习惯了,嘴里嘟囔了几句没有皇室风范等话。
他看着宫人进进出出的搬运箱子,院子里排了一地的箱子。
“轻点,轻拿轻放。”
“这个放这里,小心点。”
梁帝看着张统领殷勤的忙里忙外,指着他问道:“张统领怎么也在这,搞这么兴师动众,箱子里是什么?”
“张统领心肠好,特地来帮忙的。至于箱子里都是琉璃。”
元熙走下台阶,打开最前面的一个箱子,里面的物品显露出来。
一个晶莹剔透的菊花瓣琉璃盏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
“这,真是琉璃。”
梁帝把琉璃盏拿到手上仔细观摩,能透过琉璃盏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手指纹路,外邦上贡的贡品以及宫里仿造的琉璃都是带着色彩的,没有这种透明度。
他书房里独座上的琉璃花瓶是他最喜欢的一个琉璃器具,现在跟手里的琉璃盏一比,回头就让李永忠把花瓶撤下去,压箱底。
梁帝又打开了另一个箱子,里面是一个青竹节式的茶壶,又陆续打开其他箱子,凑齐了一套的茶具。
他已经能想象到绿色的茶水在这套茶具里相得益彰的场景。
梁帝都想好了回头找哪几个大臣过来喝茶,先声明一点,他绝对不是为了炫耀。都是为了君臣情谊,他得了好宝贝,给臣子们开开眼界,一点问题都没有。
元熙看着梁帝脸上挂着谜之微笑,默默的退后两步,低头看着箱子,假装没看见。
笑得好傻,啧。
“这样的琉璃,朕从未见过,十二,你哪来的?”
元熙听到这话抬起头来,看见了恢复正常的梁帝,说道:“庄子上的工匠做的。”
“什么时候买的,买了多少?价格……”
梁帝卡壳了一下,“你再说一遍。”
“庄子上的工匠做的。”
父子俩眼神对视,互相眨眼。
元熙满脸都是“看我真诚的大眼睛”的表情。
梁帝也知道这事没必要说谎,顿时有点心塞,宫里的司造处都是吃干饭的吗?十二才出宫几个月就搞出了琉璃,司造处研究了几年毛都没有一根。
是的,自从琉璃从外邦传入梁国后,广受上层权贵的追捧,价格是节节高升,梁帝私底下没少让工匠钻研。不只是梁帝,那些权贵私底下也没少折腾,一旦掌握了制造琉璃的技术,这可是下金蛋的母鸡。
白花花的银子太馋人了,可惜,他们折腾了这么久,一无所获。
元熙好像没有看到梁帝的脸色不好一样,也可能看到了不在意。
讲述了庄子上的工匠们是如何制作出琉璃的。
“你哪来的制造琉璃的方子?”
元熙一脸无辜,“从司造处拿的,不完整的方子。”
不完整的方子,加上他有意无意的提点,以及重金悬赏激发工匠的积极性。
“你悬赏了五千两银子?”
这个败家子。
“昂,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不就是了。”元熙对着那些箱子一指。
梁帝噎了一下,难道司造处没有做出来是因为他没有给银子?不然为什么十二庄子上的工匠能依靠司造处的残方做出琉璃。
思绪被带歪了一下,梁帝回过神来,他每月的月钱都是喂狗了吗?那些狗奴才敢不尽心,心中的杀意升腾。
元熙感受到了杀气,开始明目张胆挖墙脚,“父皇,你不要司造处的工匠,可以给我呀,我要,杀了多可惜。”
“想的美,滚。”
“不给就不给,嘁。”
梁帝动杀意的那一刻,李公公站在一旁感到心悸。他跟在陛下身边多年,知道刚刚陛下是真的动了杀心,幸好有定亲王在,不然司造处得血流成河。
不过司造处也该敲打一下了,这几年懈怠了不少。
李公公已经想好该怎么给司造处紧紧皮,让他们办差上心点,再有下一次,陛下真要动手杀人了。
元熙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扔给了梁帝。
“琉璃的制造方子。”
梁帝猝不及防,手忙脚乱的接过小册子。
打开一看,里面还配了图,傻瓜式操作,不懂行的都能看着它做出琉璃。
这字迹还有那图,梁帝一眼就看出来是十二写的。
这图很有十二的风格。
“你就这么给朕了,一点要求都不提?”
元熙头一歪,父皇都这么说了,不要白不要。
“拿几斤云顶茶,还有那什么云雾茶、毛尖、龙井……都拿上几斤,打包带走。”
梁帝嘴角一抽,“你也不爱喝茶,拿这么多茶叶干嘛?”
“送给外祖父。”
梁帝心里微酸,这亲儿子是给别人养的吗?对没见过几面的人倒是亲近,外祖父叫的还挺亲热。
“你拿朕的茶借花献佛。”
“你自己说的提要求,提了你又不给。”
“给,没说不给,李永忠,听见定亲王说的话没,把他要的茶叶都包上。”
“奴才遵旨。”
“李公公,多拿点,反正父皇也喝不完。”
李公公笑了笑不敢说话,他都能看见陛下拳头上的青筋了。
他转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把空间留给这对天家父子。
梁帝看了看手里的小册子,还有地上的琉璃,再看了看笑呵呵的十二,眼一闭。算了,又不是第一次被气了,习惯了,习惯了,这次好歹有回报。
张统领忙活完,见过梁帝后,看着地上打开的箱子,眼睛都直了。
心里算着这一件得值多少小钱钱,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张统领,张统领。”
“下官在。”
“把这些箱子都打开,本王让人清点一下。”
“是。”
箱子一个个被打开,在阳光下闪着光芒。
宫人和侍卫们都站的远远的围观,双喜跟小喜子在箱子里穿梭盘点,偶尔举起手表示这里有损坏。
“才碎了三件,可以啊。”
梁帝心里一疼,什么叫才碎了三件,拿出去能卖多少钱。
“咦。”
梁帝似乎看到了什么,也顾不得心疼,走过去,拿起一块四四方方的琉璃。
“这是干什么的?”
“按在窗户上的。”
梁帝沉默了。
张统领也沉默了,在场听到的宫人侍卫们集体沉默。
败家子!!!
“所以你是特地叫人做成这样?”
“有什么问题吗?按在窗户上多透亮,不比纱窗好?”
听见元熙理所当然的回答,梁帝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大惊小怪。
“父皇快点找人按上,还有皇后娘娘跟太子的,全交给父皇了。”
“朕知道了。”
“父皇,我在京城开了两家琉璃阁。”
梁帝看了一眼元熙,“你跟朕说这些做什么?两家铺子罢了。”
元熙凑近,小声说道:“琉璃这个生意,父皇不心动。我一想起梁国的文武百官没有用上这个好东西,就一阵心痛。”
“他们为梁国鞠躬尽瘁,有好东西应该想着他们才是,父皇,你说对吗?”
梁帝无语,想赚钱就直说。
不过十二说的也很有道理。
父子俩眼神对视,微微一笑,达成一致。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95781/95781865/141411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