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红楼之天若有情 > 第三十二回 牵愁照恨动离情

第三十二回 牵愁照恨动离情


很快南安王妃要选义女的事情在贾府便人人皆知了,原因很简单,南安王妃就要在贾家的女孩子中选一位做义女。

        虽然一切还未落定,贾府之内却已然议论成风,既然是在贾家的女孩子中选,而目下适至婚龄的就只探惜两位,而探春略长一些,可能性自然就更大些。

        探春虽装做不知,可心里却翻江倒海、百般不是滋味,看着府里头的人看自己的眼神都觉得分外的复杂起来。

        惜春心里早有主意,若是自己被选中,就什么也不管,绞了头发,是以待人接物更比往日冷漠无情。

        黛玉虽因犯了咳嗽很少出门却也知道了此事,因经了上回去宫里之事,想的便又深些。初春时节,竟是多雨,绵绵密密的下了起来,格外的寒意浸人。

        昨儿夜里睡的迟,一早便又被那滴滴答答的雨声给打醒了,那雨声嗒嗒地打在竹叶上,沉闷而单调,直让人的心沉入无底的深渊。

        黛玉默默的躺了许久,想到这难熬的日子何时是尽头,不禁淡淡的叹了口气。

        坐在一旁的紫鹃忙起身过来,笑着问:“姑娘起来吧!”

        黛玉因懒懒的笑道:“不想动弹,就这样躺着倒省心。”

        紫鹃笑道:“这样的天越躺着越没精神,倒是起来略走走还觉清爽些。一会子累了,姑娘再歪着歇歇也便宜。”

        黛玉沉吟了半晌,淡淡的笑道:“也罢,就依了你!”

        一时穿戴洗漱停当,黛玉便坐在书案前歇息。一声婉转的鸟鸣划过,黛玉循声望去,却见一只翠鸟飞到檐下,又叫唤了两声,便用长长的喙整理润湿的翠羽,默默停息了片刻便又展翅飞走了,留下被蒙蒙的雨丝洇渍的滴翠的竿竿青竹。

        黛玉凝目注视了良久,喟然点头,铺纸提笔便欲写诗。紫鹃端了早膳进来,见此情形忍不住眉头一皱,因劝道:“姑娘又写诗了,难道忘了太医是怎么吩咐的。”

        黛玉自嘲的笑道:“什么太医,白吃了这么些年药,总没效验,还不是这么着!”话音未落,便轻轻的咳了起来。

        春纤闻声便端了茶口过来给黛玉漱口。

        紫鹃摆着碗箸,摇头笑道:“太医也说姑娘这病是素日思虑太过,虚耗了精神,特关嘱叫静心调养,万勿费神的。姑娘这写诗做词的可不就费脑子伤身子了。”

        黛玉不以为然的笑道:“理他呢!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不过这样罢了!”

        紫鹃叹道:“姑娘又赌气了。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些没影儿的事想了也没用,倒是保重好自个儿的身子才是正理。”

        黛玉垂目叹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些!世事无常,谁又能怎么样?谁又经得起这般揉搓?总这么眼前茫茫又有什么意思?”

        紫鹃急的眼睛都红了,只是自责道:“真真我是个笨人,不会说话。姑娘总这么着可怎么好?”说话间,声音已经哽咽起来。

        黛玉心中也是伤惨,却笑着劝紫鹃道:“傻丫头,什么怎么好?到时候自然就好了。我如今其实也没什么顾虑的了,只怕会连累你们了。这会子我却饿了,倒不知你弄了什么好吃的。”

        紫鹃扶了黛玉坐到桌边,接过春纤递过的药盏,道:“姑娘先喝了这药!”

        黛玉摇摇头,笑着央求道:“好姐姐,我饿了,还是先吃了早饭再吃药吧。”

        紫鹃见状心中不忍,便只得先拿了燕窝粥来要喂黛玉,黛玉却不肯,只自己拿着羹匙慢慢的吃起来。

        两日过后,一清早,便有皇上的圣旨宣来,阖府男丁俱往荣禧堂跪拜接旨。

        众女眷咸聚贾母上房,紧张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好一阵功夫,才见贾赦、贾政等匆匆赶来,禀告贾母:探春被南安王妃认为义女,并被皇上封为嘉宁郡主,明日入宫,三日后册封,七日后送嫁菲逻。

        贾母等听了虽口中言道:“谢皇上隆恩!”那眼里却忍不住淌下泪来。因未全愈,半躺在榻上,唤了探春到自己身边,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只是止不住的抹泪。

        探春心里悲痛难抑,倒忍不住扑到贾母怀里,呜咽了一声:“老祖宗——!”

        贾母搂了探春呜咽道:“三丫头——!”

        众人看着她祖孙二人抱头痛哭,便忙来解劝。

        尤氏擦着泪劝道:“三丫头,快别哭了!素日你是最沉稳最体贴人的,你这一哭,更叫人心里不是滋味了。”

        探春听了,心中更觉委屈悲愤,反倒哭的更凶了。

        王夫人因劝道:“托祖宗的庇佑和老太太的福泽,三丫头如今得封郡主,咱们家上上下下都替三丫头欢喜,老太太也该高兴才是!这么着传了出去事小,老太太当心身子要紧!”

        刑夫人瞥了王夫人一眼,揉着眼哭道:“虽然三丫头虽不是我的亲生女儿,可想到她明儿进了宫受了封,以后再见面也不知道是哪天了。不说老太太舍不得,就我们心里也怪是不舍的。”

        凤姐因挂着眼珠儿劝贾母道:“家里上下谁不知道老太太偏疼三妹妹、满心里舍不得三妹妹,只老太太也要保重身子,倘或哭坏了身子,叫三妹妹怎么安心呢!况明儿三妹妹就要奉旨入宫了,咱们家里头也须得好好替三妹妹收拾收准备一番,现只顾着哭鼻子舍不得,明儿再后悔可就晚了。”一面又拉起探春劝道:“虽然南越离家远些,到底三妹妹是天朝公主,过去之后便是菲逻国母了,三妹妹读书识字,志向高远,定能有一番作为,定能比肩文成公主!”

        贾母听了,心中虽百般不是滋味,到底也慢慢收了泪。探春听了凤姐的话心里倒照进了一丝希望,事已至此,哭也无益,况本来对自己的终身便不抱幻想,现如今虽说和亲便是送死,到底也能得着公主封诰,于家里也有些裨益,倒也只得收了眼泪,默默听完贾母等人絮絮的一翻安慰和嘱咐后,便扶着侍书告退。

        宝玉心下不舍,便跟着送了探春出来,兄妹两人一路无言,等到走进大观园里时,探春方含泪道:“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二哥哥,你瞧这里多美啊!”

        宝玉含泪无声地点了点头,又听探春颤抖着自问道:“但不知明儿一别,我还能再回来么!”

        宝玉心中一颤,哽咽道:“三妹妹……。”

        探春抹去眼中涌出的泪,苦笑着问道:“二哥哥,你说我会比二姐姐更可怜么!”

        宝玉心中无名的恨怒,咬牙道:“满朝文武无能!可惜我不是女儿身,不然,我宁愿替你们去。”

        探春笑着摇了摇头:“二哥哥又说傻话了。做女儿有什么好,一辈子听天由命。倒是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好男儿,立一番事业,护佑家儿老小平安才不枉白活一回。”

        宝玉哑口,探春脚下微一停滞,似还想说什么,终还是长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

        面前已是潇湘馆了,微一迟疑后,探春便迈步跨了进去。

        馆中清寂,一股子浓重的药味令宝玉的心揪。曲廊尽头的那三间小小的屋子仿若一叶扁舟,在幽幽竹影中淹滞彷徨。

        几日未见黛玉,宝玉竟生出近乡情更怯的踌躇不安。

        紫鹃迎了出来,眼下发青,虽面上带笑,那秀眉却是微蹙的,声音也透着些疲倦:“三姑娘、宝二爷,姑娘在里间榻上歪着呢。”

        探春勉强带笑问道:“林姐姐今儿好些了么?”

        紫鹃眼中闪过一丝虑色,苦笑道:“也不过这样,药儿没少吃,却没见好,反倒咳的厉害了。一夜下来,大约也只有三个时辰能睡安稳些。”

        探春默然,待跨进里间,看到榻上歪着的黛玉那消瘦的面容时,心中仍是不免一沉。

        黛玉却淡淡的笑起来,轻声道:“三妹妹,宝二爷,多承你们来看我,只我这会子懒怠动,只得由着你们笑我无礼怠慢!”

        探春鼻子一酸,坐在榻旁的椅上,笑道:“林姐姐做甚么说这生分话,自己的屋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况姐姐现又在病中,谁会计较那些虚礼冗节。”

        黛玉静静的看着探春,笑道:“好妹妹,多谢你好心劝我。怎么我看三妹妹眼睛红了呢,连宝二爷的眼睛也是红的?”

        见黛玉主动问起自己,宝玉心中微微一震,哑声道:“林妹妹,你千万要放宽心,快些好起来才是。不然,叫我这心里…”说着自己心里就酸痛莫名,心里的话再不能说出口,生生咽了回去。

        黛玉心中一颤,低头轻轻的咳了起来。

        探春见宝玉眼中几欲滴泪,心中暗自叹息,面上却用力笑道:“有宗喜事林姐姐怕还不知道呢,我被北静郡王太妃选为义女了!”

        黛玉幽幽的眸子沉了沉,嘴角牵出一抹淡如晨烟的苦笑,轻轻地叹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难为三妹妹安之若素,我心里却怪不是滋味的!”

        探春强挣着笑容道:“明儿我就要进宫去了,林姐姐若不快些好起来,叫我怎么放心呢!”

        黛玉轻叹道:“怎么这样快?以后这园子里又少了个好姐妹了。”

        探春黯然低头,只听黛玉又轻声道:“三妹妹,咱们一起长大,我也不说那些虚浮的客套话了。咱们女孩儿算什么呢,有二姐姐的遭际在前,咱们还能祈求什么呢。三妹妹是个聪明人,素有主见,又有经国济世之才,焉知在他乡不能有一番作为呢。”

        探春默然点头,抹去眼中蓄积的泪水,轻声道:“人生如白驹过隙,不到最后尘埃落定,终还是要尽力一搏的。所以我也不怨恨。倒是林姐姐你切莫过于悲愁,凡事顺其自然,好生珍惜自己的身体才是。”

        黛玉淡淡点头,笑道:“三妹妹的心意我知道,我这身子自来如此,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每年春秋闹两回,那药渣只怕能堆成山了,却总是好不了也死不了,也不知惹了多少人厌烦,连我自己的腻烦了。”

        探春笑叹道:“总是林姐姐心思太重的原故。若是姐姐能放开心,凡事往好处想,这身子必能一日好过一日的。”

        黛玉笑道:“多谢三妹妹!我如今已没什么好思虑的了。倒是三妹妹要珍重。”

        姐妹两人又说了几句话,探春便起身告辞了。宝玉原还想再坐会,却听黛玉已轻声道:“紫鹃替我送送三妹妹、宝二爷,这会子是有些乏了,恕我托懒无礼了。”

        宝玉甚是不舍的看了看黛玉,只得跟着探春出去了。

        ------题外话------

        国庆长假出去挤人山人海了,文未更,字未码,亲们容谅……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49/49777/27718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