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红楼之天若有情 > 第三十三回 风刀霜剑严相逼

第三十三回 风刀霜剑严相逼


探春这一被选中,王夫人更比素日忙累了好几分,不但要忙着探春的明日进宫的诸项事体,还要忙着预备七日后探春远嫁的诸多事情。侍书两个丫头是要跟着去的,还得着个兄长送嫁。与贾政商议了半日,因着宝玉又从未离过家门,便想与贾赦夫妇商量请贾琏去。不曾想宝玉却自告奋勇,主动跑到贾政那里,说自己要去送探春。

        贾政思忖着皇上、忠顺王府正对贾府虎视眈眈,现虽有探春和亲得以缓解,到底未消,如若宝玉能去送亲,不但更显着贾家的忠心,也是功劳一件,再想到宝玉缺少历练,因告之贾母,贾母如何舍得,便以宝玉身子弱、经不得奔波为由不让宝玉去。

        贾政正在踌躇,宝玉却反来劝贾母,道自己大了,总不能一辈子躲在家里,正要出去历练,增长见识,况这一路还有朝庭的护送。

        贾母再不好拦着,只得点头同意。贾母到底心中难安,反复叮嘱多派些伺候宝玉的人去。王夫人更不方心,把几个陪房家人都派了去。

        连着几日,因了探春受封公主、又要远嫁和亲,素日与贾府走的勤的都来祝贺,贾府着实地又热闹了一阵。

        因着宝玉要去送亲,王夫人、贾母等心里便十分难舍。待宝玉与探春走后,贾母忧虑日甚,病势便又趋重,卧床难起了。请了太医来,只说忧心过重,郁气凝胸,须得好生调养。

        因着探春和亲,当今对贾政颇为赞赏,因钦点贾政往豫州巡检,半年后方能回。

        贾政,荣国府这边竟无一个主事的男子了,幸而贾政临行前托付了贾琏,那贾环在家中少了管束,越发往那下流歪道上走了。

        贾母病着、黛玉也病着,王夫人一面记挂着宝玉、贾政,一面又要操理家事,虽有李纨帮衬着,却哪里应付的过来,因与薛姨妈商量了请了宝钗过来帮衬些,也不令宝钗住到院子里,竟只让宝钗跟着自己吃住,家中大小琐事也渐渐的交由宝钗打理。

        宝钗虽还未过门,但受王夫人所托,也不敢偷懒,竟比以前更尽心尽力。那些奴才们只道宝钗和善宽下,斯文守礼,初也不十分敬畏。几件事情下来,才知道其杀伐决断心思细密一点不让凤姐,便都不敢轻视小瞧。

        宝钗在贾家倒也游刃有余,唯有贾环象只讨厌的苍蝇时常来骚扰,令人添堵。

        那贾环原就是个下流种子,心底里早就爱慕宝钗黛玉两个,素喜宝钗不比黛玉目中无人,宝钗不拿身份、无论庶嫡,见宝钗对自己和颜悦色,那心就往歪处想。有事没事就来找宝钗,动不动就拿篇文章请宝钗品评,腆着脸,直往宝钗身边凑。

        宝钗心中嫌厌,面上却仍是不露分毫的虚于应酬,却再不让自己独自呆着,不是在与王夫人请示事情,就是在陪贾母或黛玉说话解闷。

        在王夫人、贾母跟前,贾环是不敢出头的,倒是在黛玉房里,贾环还敢凑了去,好几次追了去,潇湘馆的婆子也拦不住,直往黛玉房中闯,把黛玉气的咳嗽不停,后干脆以静休养病为由闭门不开。贾环吃了几回闭门羹,慢慢猜到是宝钗有意避开自己,心中格外的羞怒气愤,便也不再纠缠,却在心里把两个都深深的记恨上了。

        摆脱了贾环,宝钗在贾府可算是如鱼得水,上下主仆无不称赞佩服。

        这日,因着已有十来天未收到宝玉的书信,贾母等忧心忡忡、寝食不安,宝钗虽正在榻前陪贾母说话,却忽然听得外头一小丫头走进来道:“环三爷请宝姑娘出去一下,说是有话要说。”

        屋内人听闻俱含疑带惑地瞧着宝钗。

        宝钗惊诧不已,不解地问道:“有什么事?让他进来说吧!”

        小丫头出去了一会,又进来道:“环三爷说此事不方便让旁人知道,只能和姑娘一人说。”

        宝钗的脸腾的烧起来,板起脸道:“环三爷真胡闹!这样鬼鬼祟祟的什么意思,若不能进来说,那就别说了。”

        小丫头怔了怔,便转身出去了。紧接着,贾环便畏畏缩缩的走了进来,先行行礼。

        贾母皱着眉,冷冷的看着他也不应声。

        宝钗因含笑问道:“不知环三爷有什么事要说?什么旁人听不得?这里谁是旁人?”

        贾环偷偷地瞪了眼贾母,方故做为难的对宝钗道:“宝姐姐,这事不能让老太太知道。不然,会出事的。”

        宝钗沉着性子,冷笑道:“有什么事环三爷请快说。若真不想让老太太知道,你又何必欲盖弥彰的跑这里来找我。”

        贾环眼里闪过一丝快意,却仍是唯唯诺诺地说:“唉!我也是听了心里头害怕,才想找宝姐姐着人出去打听打听的。”

        宝钗忍不住催道:“究竟是什么事!”

        贾环猛一抬头,狠狠地盯着宝钗的眼睛,道:“我听人说二哥哥和三姐姐他们遇上盗匪,落到海里淹死了。”

        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屋里的人脑中瞬时一片空白,待明白过来,犹不敢信,连连追问,待听得贾环又重复了一遍,贾母头一个就眼一瞪,嘴一歪昏死过去。

        鸳鸯等人惊慌不已,忙着替贾母抚胸顺气,掐仁中,又命赶紧喂贾母蜜糖水。

        宝钗也是一阵眩晕,脸色惨白,连声问贾环听谁说的,因又命人速去请贾琏,一面又着人速去请太医。

        贾琏先来的,王夫人听到动静也赶来了,问起贾环说的那些话,贾琏也点头道是外头已有传闻。

        王夫人听了,身子晃了晃,宝钗忙上前扶住,王夫人却已抱住宝钗大哭起来,宝钗也止不住的泪如雨下。

        一时刑夫人、凤姐、尤氏等也赶了过来,好容易劝慰着王夫人回屋歇下,又命贾琏速速去打听究竟。

        太医诊了贾母的脉长时不语,摇摇头,只说是尽人事,连方子都不肯写了。

        太医既说了这话下来,谁也不敢大意,因贾政不在,便请了贾赦拿主意。

        贾赦跪在贾母床前,叫唤了几声,贾母仍是毫无反应,原本蜡黄的面颊此刻竟如枯叶一般。贾赦因叹了口气,含泪着贾琏、凤姐预备后事,又命鸳鸯等人不得离开贾母房中半步。

        贾琏、贾珍四下托人探听消息,各种传闻纷乱真假难辨,只说是和亲的船队遇险,探春、宝玉失踪、生死不明。

        贾琏还听到一些非常可怕的流言,说是宝玉趁乱携自家妹妹逃婚,还说贾府中男盗女娼,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父子聚麀,兄妹**,种种不堪的流言令贾琏心惊胆战,却又不敢对人言。

        流言如风,众口烁金。连宫里的元春也有所耳闻,昼夜不宁,不消几日,便已茶饭不思,卧病在床。

        贾府中也人心慌慌,荣府中的事务皆由贾赦定夺,贾母跟前也尽由刑夫人调配。王夫人见状心中虽怒,却因心里着实担忧着宝玉贾政也无心计较,便整日跪在观音像前念经。宝钗见贾府中乱象已生,便回了王夫人回薛家去了。

        一时之间,王荣府皆以贾赦马首是瞻,贾环也日渐得贾赦的赞赏,常委以重任。

        贾母再未能醒来,在病榻上延挨了几日,终未能等到贾政回京便死去,阖府恸哭举哀。

        树倒狐孙散,荣府上下人等暗地里已经开始谋划如何争抢钱财了。如果说贾母是黛玉唯一仅存的指望的话,如今黛玉对贾府便已经是万念皆灰了。也许没有了指望,便什么都无所畏惧了吧,除了初闻贾母噩耗之日哭了一天外,黛玉竟再未落过泪。在阖府人心惶惶乱成一片时,黛玉却异常的冷静:先拿了几吊钱打赏给看门守夜的婆子丫头们,叫加倍的仔细勤谨些。又把贾母交于的那锦袋拿了出来,取出里头的十五万银票,叫紫鹃悄悄地缝在常日穿的鞋子里。

        如今贾府请医延药的事已交由贾环负责,贾环倒也会使人,把近日讨好自己的贾菖贾菱当成心腹来使唤。黛玉咳嗽虽一直未愈,却因讨厌贾环等人的嘴脸,宁愿私下拿银子请婆子们照着旧方抓几剂药也不愿请他们请医配药。

        贾母一死,贾赦便是荣府中头一个尊长了,被贾母冷落多年的不满终于释放,对着贾母这边的诸多规矩挑剔起来,头一个被抓住作筏子的便是鸳鸯。

        自贾母死后,鸳鸯便跪在灵前,茶饭不思,眼泪都哭干了,也不肯离去,终于体力不支,晕倒了。

        贾赦知道后,反倒冷冷嘲讽道:“素日仗着老太太的宠信作威作福,眼里都没主子了,真把自己当千金小姐了!这会子便是哭死了,也不中用了!若是真心后悔,便好好改了脾气,以后有她的好日子呢!”

        话传到鸳鸯耳内,知道贾赦轻易不能放过自己,反正早已死了心,心中拿定了主意,夜深人静时,便自己拿了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全绞了。旁人发现了,鸳鸯但说自己一辈子守着老太太。

        不几日,贾政终于赶了回,阖家又在贾母灵前抚棺痛哭了一场。

        贾赦与贾政商议好先将贾母的灵柩暂存铁槛寺,待诸事备齐后,由贾琏护送回南。

        谁知兄弟二人刚商议定,第二日一早便有圣旨下,免去贾赦、贾政、贾珍、贾琏等贾府所有男子的官职,候查。圣旨才去,便有京城府尹来抓了贾赦、贾政、贾珍去提审。

        此时的贾府如被踩踏后的蚁窝,四下忙乱着,做着垂死的挣扎。

        王夫人一面忙着打听宫里元春的情形,一面又要打点探听为何要抓贾政等人。人心势利,向一锦上添花的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也多,到哪都得银子疏通。几日下来,上万两银子送出去了,却依旧连个准信都没有。刑夫人那里也忙着打点,自己的银子使着肉疼,便都想方设法打起贾母遗产的主意。

        王夫人这里也为银钱烦心,却听得周姨娘告诉说潇湘馆里的婆子私自外出采买东西。王夫人听了原本不以为意,却忽然想起了什么,便板着脸说:“如今这家里也乱的忒不象话了,若都这样私自买进卖出的,保不齐带着偷盗之事,岂不要坏了林姑娘的名节?”因附在周姨娘耳边细细交待了一番。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49/49777/27718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